穀類和薯類是台灣人民主要的能量來源,我們每一餐都離不開米飯、饅頭、大餅、麵條或者其他穀類、薯類製品。在農村,這些穀類食物佔到居民一日三餐提供能量的80%以上,而城市居民也超過50%。
主食是指組成當地居民主要能量來源的食物,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即是穀類作物。例如大米、白面、玉米及其製品,有的地方薯類也是主食的一部分。
穀類和薯類是台灣人民主要的能量來源,我們每一餐都離不開米飯、饅頭、大餅、麵條或者其他穀類、薯類製品。在農村,這些穀類食物佔到居民一日三餐提供能量的80%以上,而城市居民也超過50%。
主食是指組成當地居民主要能量來源的食物,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即是穀類作物。例如大米、白面、玉米及其製品,有的地方薯類也是主食的一部分。
臺灣位於季風氣候範圍內,季風大於信風的影響,5月到9月是臺灣的夏季,夏季前期受西南季風帶來潮溼而溫暖的氣流影響,之後則受副熱帶高壓影響,是為熱帶海洋氣團所控制,每日氣溫經常可達27到35度,且濕度也高。7月的平均氣溫達到28度。夏季長、冬季相對短,冬季受冷空氣影響,以臺北測站的溫度可分為,大陸冷氣團、強烈大陸冷氣團、寒潮影響,加上台灣四面環海,一旦遇到來自貝加爾湖附近、中國大陸北方寒流南下,亦因受海洋暖流中和了寒冷的氣溫,加上水氣阻擋,使氣候也較溫暖,相比華南沿海地區,甚至是海南島北部更顯得溫和暖和。是為大陸氣團所控制。1月平均氣溫為14度,但在合歡山、玉山、雪山等山區地帶仍然有降雪的機會。因此臺灣夏季為西南季風,冬季則為東北季風,有時也會受氣團位置而改變風向,例如夏季八月太平洋高氣壓西伸受所吹的東南風,秋季乾燥而涼爽的東北風,常見於十月,或是溫暖的東風,常見於冬季冷氣團東移出海變性後。
臺灣平均年降雨量為2515毫米,但是伴隨著季節、位置、標高的不同,降雨量也隨之變化。北部、東部全年有雨,其中基隆被稱為「雨港」。中南部的雨季,則主要在夏季,因此南部乾濕季分明。
台灣的地形介紹
台灣由79個大小島嶼所組成,地理上包含了台灣本島,13個圍繞本島的其他小島和台灣海峽中的澎湖群島。另外一個離本島比較遠的釣魚台群島則在台灣島的北方,約150公里處,這些島嶼都分佈在亞洲大陸棚(continental shelf)的邊緣上,在台灣本島海岸外海底斜坡約以一比十的坡度急降,在離岸約30公里處的太平洋水域海水已經深約 4000公尺
“中餐最講究的是文化沉澱。只有理解中餐精神、熟知中餐原理、培育中餐人才,才能傳承好中餐傳統理念,餐飲業才能持續發展。”“做出文化”和“傳承文化”是王冬愛說的生意經,而美味、快速和環境是他抓的3個關鍵點。
“纖手搓來玉色勻,碧油煎出嫩黃深,講究口味是中餐的第一大文化。”在王冬看來,做好餐飲首先要做精口味。傳統的中餐講究現場加工、手工製作,帶著“鍋氣”的烹炒食品可以保證口味。為此,王冬拋棄了傳統快餐蒸煮袋形式,堅持現場製作:每日凌晨3點半,工人起床;4點半,工作人員全部就位,到廚房發麵、調餡、淘米煮粥。早餐的辛苦付出換回顧客的好評:油條酥軟,餛飩鮮美,粥品營養,甚至要“搶”早餐、“搶”位置。
器具: 宴會時或辦桌時一開始有筷子湯碗、骨盤、杯子、湯匙、匙筷架 盤子邊緣會有小盤飾 會有刻龍刻鳳的盤飾或是掏空的龍蝦殼 魚類會用橢圓形的盤子 湯類用盅或深盤 會先上冷盤 最後上湯和水果 無湯不成席
臺灣小吃不但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,更能呈現出臺灣一般市民的生活與文化,因此,若想認識臺灣本土特色,藉由走訪各地夜市、品嚐美味小吃,是最迅速的方法。「就地取材」是各式小吃的特色,由於臺灣四面環海、漁獲豐富,因此「海鮮」經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,如蚵仔煎、生炒花枝、海鮮粥、魷魚羹、虱目魚湯等,鮮美的滋味,往往讓人吃得大呼過癮﹗ * 臺灣小吃蚵仔煎、炒米粉、萬巒豬腳、筒仔米糕、滷肉飯
珍珠奶茶: 珍珠奶茶,粉圓大且軟Q者人稱其為「波霸奶茶」,起初是臺中地區店家以紅茶加入鮮奶與軟Q的粉圓,再予以混和調勻而成的飲料。由於它具有茶葉的香濃口感和粉圓的嚼勁,很快就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歡迎,並且名氣遠播海外,許多國外華人街都可品嚐到這種濃醇的珍珠奶茶。